高血压的症状与治疗19问

时间:2016-11-23 10:03:57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全面讲解高血压常见的19问题

高血压可引起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可引起冠心病和脑中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病减少一半以上。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症状隐匿,进展缓慢,初期很少症状约半数患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压升高。

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带、头胀、失眠、耳鸣、健忘、多梦、激动、心悸,以及手指麻木、肌肉酸痛等头痛的部位主要在后脑或太阳穴两侧,而且是跳动性的这是高血压病头痛的特征。

不少病人有了症状,发展到出现器官损害时才就医。高血压逐渐发展可引起心脏损害如心脏增大、心力衰竭;肾脏损害如夜尿增多、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脑损害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这些统称为靶器官损害。

很少数病人属急性型高血压病,又称恶性高血压。此病病情进展迅速,血压显着增高,数月内出现心、肾、脑并发症甚至死亡。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常有一些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失眠等。但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者即使已出现了某些症状但未引起注意,自以为是因工作劳累,休息不好引起的反应。因此,不能单凭感觉来判断自己血压的高低。

高血压,尤其是控制不好的高血压,可以引起重要器官损害。

主要表现为:

1、心脏:心室肥厚、心室扩大及心衰。

2、大脑: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后两者均称为脑中风)。

3、肾脏:夜尿多,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等。

高血压病人出现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压持续增高、夜尿增多、浮肿、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尿毒症症状。

高血压病人常见的并发疾病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压还可以引起眼底病变,如动脉硬化、眼底出血等。

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该警惕脑中风的发生。

(1)、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2)、剧烈头痛或持续头痛难以缓解,尤其伴有呕吐者。

(3)、一侧面部发麻,舌头他硬感,说话含混,流涎,饮水呛咳。

(4)、一侧上、下肢无力或偏瘫。

(5)、嗜睡,反复打哈欠,睡不醒或昏迷。

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6类:

1、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氯噻酮等)。

2、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3、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哌唑嗪、拉贝洛尔等)。

4、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等)。

选用何种药物,应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无心、肾、脑等器官的功能不全及有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发疾病情况来决定。

先用某类药物中的一种药,如果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不良反应少,即可以继续应用;如果按医生指导的剂量服一种降压药连续2个星期,疗效仍不满意,或出现不良反应而不能耐受,则可以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另—类药物。有时在治疗开始,医生就开两种药物(通常不是同一类的)同时服用。

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服药时间,应该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长短而决定。

对于不同药物,每日的服药次数可能是1次、2次或3次。如果是每日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最佳服药时间是上午7时,因为一天之中血压有波动,通常上午最高。一日服2次的药,最好相隔12小时。一日服3次的药,应每次相隔8小时。

特别注意不要在晚上临睡前2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因为药物降压作用如果正好与人睡后血压自然下降相重叠时,可能引起血压显着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发生不良后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如果病人的血压确已获得控制,可以小心地逐步减少服药剂量,同时认真地坚持非药物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效果。医生们的治疗经验已经证实,已确诊的高血压病人若自行停药,其血压又会重新升高。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近20年不断推出一些降压药的新品种。这些药有的是根据药理学理论进展研制的新药,如卡托普利、氯沙坦;有的则是剂型的改进,如维拉帕米缓释片(缓释异博定)。

一般来说,新研制的药都有某些特点,可能是副作用少,可能是作用时间长等。但患者个人适合用哪一种药,是新药或是旧药,则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一些中药,不论单方或复方,汤剂或成药,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在临床上也已广泛应用。但一般来说,西药(通常指化学合成药)的降压作用机理研究比较充分,剂量也有明确的范围。因此,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该以西药治疗为主,或中、西药结合治疗。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如果治疗中发现血压控制不理想,想增加剂量,或因出现副作用而想减少剂量,都应该征询医师的意见,不要自作主张加减药物。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病人或已有合并症的病人,加减或停服药更应慎重。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一般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对少数病人,尤其是在剂量较大时,会出现某些副作用,例如利尿剂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常见低血钾或高血钾);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引起心动过缓或加重哮喘病人的症状;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

已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应该进行药物治疗。

非药物的治疗措施,可以配合药物治疗而达到较好的疗效,预防或推迟器官损害的发生。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以配合药物治疗而达到较好的疗效,预防或推迟器官损害的发生。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但这些非药物措施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一般需要终生治疗,控制血压,避免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在治愈了原发性疾病之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而不需要终生服药。

治疗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具体包括:

(1)合理膳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控制米、面等主食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肉类应以鱼及禽类为好,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尤其应少吃内脏,多吃蔬菜、水果。

(2)适度运动。中老年人可做步行、慢跑、太极拳、广场舞、书画等活动。一般每周2?3次,每次约30分钟,活动后以不觉疲劳为好。

(3)控制体重。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关键在于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

(4)戒烟限酒。切实戒烟,限制饮酒(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0克,即38度白酒约50毫升)。

(5)限制钠盐。无心、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氯化钠)量应在6克以下;如果已有心衰或肾功能不全,则食盐量应在4克以下。钠离子可以增加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钠还可以增加水分的潴留,从而加重水肿和心衰。因此,治疗高血压勿忘限制食盐的摄入。

(6)情绪乐观。注意劳逸结合,减轻精神压力。

对高血压病人体力活动量的掌握,不能同一而论。应该根据血压升高的程度,有无器官功能受损以及经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的情况而决定是否适于运动和运动量的多少。

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可以从事一般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桌球等,每次活动约半小时,活动之后自觉无疲劳。

重症高血压合并心、脑、肾功能不全者,则应从事轻微活动,如散步,每次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应卧床休息,在床上活动四肢。

治疗高血压病,首先应使血压降下来,但是,血压是否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呢?大多数患者尚不能科学客观地对待。

人就像机器一样,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就会逐渐老化,通过护理只能使机器更好地运转,不可能变成新的。高血压病也是一样,即使血压降到正常,也不能代表已被“治愈”,所谓的“2~3个月就可治愈高血压”纯属无稽之谈。

针对这些错误的认识,国际高血压联盟提出了正确的治疗原则:治疗高血压不仅仅是降压,最终目的是通过全面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达到预防及阻止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降低高血压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降血压并不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而是长期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治疗原则是:

(1)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正常。

(2)防止过劳,戒绝烟酒,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3)每日食盐在4克以内,限制每日总蛋白质食入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

(4)适当应用利尿剂。

(5)部分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也可以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

(6)尿毒症病人适用血液透析疗法。

有些病人经过治疗,血压控制不好,应分析原因,主要的原因可能有:

(1)不良生活习惯未能克服,如过度吸烟、饮酒、劳累、紧张,食盐过多等;

(2)降压药物选择的类型不当或剂量过小;

(3)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未能及时有效治疗;

(4)属继发性高血压,其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未能确诊或未经治疗。

处理好以上可能原因,才能控制好高血压。

夏季炎热,高血压患者容易感到头晕脑胀,有的病人还会因“热”诱发脑中风和其他并发症。所以,要想安然度过夏季,必须注意如下4点:

(1)保护脑血管。在夏季里,人的血液循环的流动速度比平时高,这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还有诱发脑中风的危险。因此,高血压患者防中风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脑血管,如防止暴晒或过劳,改善脑循环。

(2)补充水分。夏季由于出汗多,血液易浓缩,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明显升高,所以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

(3)注意饮食,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烟酒。

(4)保证睡眠。如果睡眠质量下降,会在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对心脑血管的损害。

冬季严寒时,易发生血管痉挛收缩,血压易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因寒冷引起呼吸道感染,可诱发心力衰竭。在冬季,高血压病人易发生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因此,在冬季应坚持降压治疗,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包括穿衣和室内环境。

(2)保持温饱,使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御寒。

(3)定时运动,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御寒能力。

(4)免用刺激饮品,包括茶、咖啡和酒,避免身体脱水而减低保暖功能。

(5)预防传染病,防止劳累、受凉和呼吸道感染。

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除了遵医嘱服药外,也可以适当配合一些小验方治疗,但病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服用。现推荐如下几种:

(1)花生壳4两,水煎服,或烤干研粉,日服3次,每次4分,20日为1疗程。

(2)黑木耳10克,糖少许,或加柿饼50克同煮烂食用。此方孕妇不宜食用。

(3)每日食苹果3次,连续食用。

(4)海参适量,加冰糖少量,煮汤,每日早晨空腹服食,疗程不限,治高血压、血管硬化。

(5)鲜山渣10粒,打碎后加红糖1两,用水煎服。

(6)有研究发现,每日食醋15毫升,2个月后血压下降,不妨一试。

应该提醒,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必须遵医嘱服用降血压药,配合应用这些小验方,可以改善症状。

高血压的哪些事







































白癜风扩散的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zyy/187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