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症近年来越来越受人们的 有人认为干燥综合征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口肯干燥症与HLA-B8-DRW3遗传表型有关,而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HLA-DRW4相关,文献中有家族发病的报告。患者血清有抗巨细胞病毒的IgM型抗体滴度增高山,有某些证据支持EB病毒在SS合并RA发病中起作用。一定周龄的NZB/NZW小鼠唾液腺导管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出现一系列自身免疫现象,认为这种小鼠存在一种原发的β细胞过度反应,为多克隆性质,直接针对多种自身与非自身抗原决定簇,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包括对抑制性T细胞抗体的产生,使其功能缺陷,并延续β细胞的过度反应而发病。人类的SS可能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已证明人类SS患者小唾液腺中的小淋巴细胞灶,主要由β细胞与浆细胞组成,而较大病变主要中央由T细胞浸润组成,周边区为β细胞与浆细胞。T细胞中TH亚群占优势,病变早期是抗原识别与/或移行至病变区的β细胞与浆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毒反应或产生了细胞毒抗体,通过淋巴细胞趋化因子等使T细胞在病变积聚。 1、呼吸系统:由于上、下呼吸道粘膜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其外分泌腺体萎缩造成了呼吸道损害。约25%的患者气管及支气管因干燥而出现干咳,反复出现支气管炎和肺不张,最常见的表现是间质性肺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胸片可见细网状及结节状阴影,肺功能以小气道障碍为主,其次为弥散功能和限制性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通常早于肺部X线表现。 2、肾脏:约50%的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远端肾小管损害最为多见,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其尿PH值增高,尿浓缩功能障碍,肾性尿崩症,肾性软骨病,泌尿系结石和肾组织钙化,低血钾性麻痹和钙磷代谢障碍。有相当部分的无症状患者只有通过氯化胺试验才能发现亚临床型的肾小管性酸中毒。 3、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血管炎造成了不同部位的神经损害和相应的临床症状。 (1)周围神经病变:约8.3%-32%的患者表现为下肢麻痛,末梢型感觉障碍,腕管综合征,腱反射低下等。肌电图显示神经性损害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中枢神经病变:约5%的患者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各种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局灶性症状等,但这些症状一般都表现较缓和。 4、消化系统:约63%-70%的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腹胀等。约25%的患者可有肝大,转氨酶增高。相当数量的慢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合并有干燥综合征。 5、关节肌肉表现:约70%的患者可发生关节痛,但仅有少数患者发展为关节炎,亦有少数患者合并有肌炎和重症肌无力。 6、胃肠道表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侵犯胃肠道很多见,但患者不一定皆表现有明显胃肠道症状。除因口干,咽、食管干燥致吞咽困难外,萎缩性胃炎高达70.5%(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而胃肠科胃镜日常检查总的结果只7.6%检出萎缩性胃炎)。低胃酸和无胃酸分泌者分别为36.4%和13.6%。35%患者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阳性。作空肠粘膜活检,部分病例虽不同显微镜只示两侧绒毛萎缩,但扫描电镜下绒毛均较肿胀而粗短。20.5%患者有小肠吸收功能低下。15%有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急性胰腺炎虽不多见,但亚临床型胰受累由1/4患者血淀粉酶升高看来并不少见。由于前述肠及胰腺原因,少数病例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脂肪泻、假性肠麻痹、恶液质)招致死亡。 7、淋巴增生和淋巴瘤:干燥综合征的基本病理表现是淋巴组织增生和对各部位的浸润,这种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病理特点是腺体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学特点是高球蛋白血症,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第二阶段:假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病理特点是腺体外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血清学特点是高球蛋白血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高峰和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 第三阶段:淋巴瘤,约0.01%-0.06%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出现恶性病变而成为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为淋巴结明显肿大,唾液腺、腮腺肿大明显,消耗症状明显。
干燥综合征门诊-
王华心力衰竭合并肺高血压的诊治治胃炎的拔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