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症状
病初的2~4天,肉鸡有轻微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噜、甩鼻,随后呼吸道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发病5天左右病鸡采食量下降,嗉囊内以气和水为主,出现肝、肾脏病变,排出黄、白色粪便,鸡爪干瘪,开始出现零星死亡;6~7天后死亡率开始增加,如果中间饮用冻干疫苗,会迅速加剧症状,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
2剖检变化
前期胸腺肿胀、充血,后期出现萎缩;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生粘连;气管内有炎性分泌物,肺脏坏死,失去弹性,变黑;肝脏变为浅黄色,胆囊充盈,后期肝脏质脆、坏死;肾脏颜色变浅,肾实质中出现黄白色尿酸盐结节,有时可形成肾结石,后期肾脏衰竭;法氏囊出现肿胀、充血;如感染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时,在心包膜及肝脏表面会形成纤维素膜;腺胃内常有绿色食糜积聚,严重的腺胃乳头有脓性分泌物,形成腺胃炎;肠道表现出卡他性炎症;骨质比较脆,易折断、骨髓呈黑红色、严重者骨头就像是经热水煮过似的。
3治疗原则
调节鸡群免疫,提高抗病能力;保肝利胆,健肾;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清热、凉血、止血。
4治疗方案
新疫灵KD:~羽/盒,连用3天;禽肝泰:20~25kg料/袋+鱼肝油连用4天;金芪抗:~kg水/袋,连用4天;力通:kg水/袋,连用3天;恢复期饲料中拌上速效肾传支。
5管理要点
加强消毒,隔离病鸡;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舍内温度、湿度;减少应激反应,停止使用任何冻干疫苗。同时采取的各种措施虽减少了鸡群死亡,但一般到鸡出栏时会发生腹泻,出现耗料现象,继发或并发非典型鸡瘟、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的鸡群,死亡率增高,治愈的可能性降低,往往不到出栏就必须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