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以出现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而作为SLE特征性的血清学指标——自身抗体,其在SLE患者中可有近百种。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特征或疾病预后,如抗dsDNA抗体与狼疮肾(LN)相关,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与SLE患者的干燥症状相关,抗RNP抗体可与SLE患者的雷诺现象相关,狼疮抗凝物(LA)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可与SLE患者的血栓事件相关等。因此,采用分析样本中多个指标的特征进行病例同质性分类的多元分类统计——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不失为SLE相关自身抗体与其临床特征分析的重要方法。
对此,本文献收集单中心例SLE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对SLE相关的7种自身抗体包括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心磷脂抗体(IgG/IgM型)、狼疮抗凝物、抗SSA抗体(抗Ro抗体)、抗SSB抗体(抗La抗体)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不同自身抗体聚类与SLE临床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上述7种自身抗体的聚类分析显示SLE患者呈现5种聚类特征,包括聚类1(cluster1)为7种自身抗体均为阴性,聚类2(cluster2)为抗dsDNA抗体单独阳性,聚类3(cluster3)为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阳性为主,聚类4(cluster4)为抗心磷脂抗体(IgG/IgM型)和狼疮抗凝物阳性为主,聚类5(cluster5)为抗SSA抗体(抗Ro抗体)和抗SSB抗体(抗La抗体)为主。(不同聚类中的相关自身抗体、基本临床资料见表1、2)
5种自身抗体聚类的SLE患者相关临床、实验室特征分析,显示cluster1患者虽然7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为阴性,但ANA均为阳性。cluster2患者的肾脏损伤发生率最高54.1%(44.6%,54.1%,33.5%,44.6%,26.1%inclusters1,2,3,4and5,respectively;p0.)。cluster3患者的雷诺现象发生率最高39.6%(25.3%,23.3%,39.6%,21.5%,25.8%inclusters1,2,3,4and5,respectively;p=0.)。cluster4患者的自身免疫性溶贫(p=0.)、血小板减少症(p=0.)、精神神经症状(p=0.)、动脉血栓事件(p0.)、静脉血栓事件(p0.)及抗磷脂综合征(p0.)发生率为最高,且此类患者的10年和20年生存率为最低(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cluster5患者未显示独特的临床特征,但肾脏损伤的发生率为最低26.1%。(见表3)
总之,此项研究支持SLE患者中不同自身抗体聚类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根据自身抗体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对SLE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文献源自:Artim-EsenB,CeneE,SahinkayaY,etal.ClusterAnalysisofAutoantibodiesinPatients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fromaSingleCenter.JRheumatol,,41(7):-.]
您看本文用了.秒,转发只需要1秒哟!
好知识要分享,分享方法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