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

时间:2017-3-28 19:03:04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抗核抗体(ANA):经典定义是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但现代定义已不局限于细胞核内,而扩展到整个细胞,是针对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其靶抗原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蛋白等全部细胞成分。应用HEp-2细胞或猴肝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ANA的标准方法,单特异性检测需进行ELISA检测。

1.ANA核均质型:对应靶抗原为dsDNA、ssDNA、核小体和组蛋白。(1)抗ds-DNA抗体:仅出现在SLE中,阳性率为60-90%。如健康人中检测到该抗体,其中85%的人5年内可能会发展为SLE。免疫荧光法检测对诊断SLE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不高,因此临床高度怀疑SLE者建议行ELISA检测,ELISA方法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略差。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总体敏感性53.7%,特异性97.8%。(2)抗核小体抗体:是SLE非常特异的标志性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肾炎中,对SLE的诊断特异性几乎为%,敏感性为58-71%,敏感性较抗DsDNA高。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sDNA抗体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检测可提高SLE的检出率。(3)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此外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及15-50%的RA。

2.ANA核粗颗粒型:靶抗原为nRNP和或Sm。荧光模型特征:HEp-2细胞为间期细胞核阳性,呈颗粒样荧光,核仁阴性;分裂期细胞浓缩染色体阴性,染色体周围为颗粒样荧光。猴肝:肝细胞核阳性,呈颗粒样荧光;核仁阴性。(1)抗U1-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标志抗体,阳性率95-%,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抗U1-nRNP也可出现于SLE中,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抗Sm抗体在SLE中阳性率5-30%,对诊断SLE敏感性为31.7%,特异性为%。ELISA单特异性检测的结果解读:抗RNP/Sm和抗Sm均(-),提示nRNP和Sm均阴性;抗RNP/Sm和抗Sm均阳性,则nRNP不确定,Sm为阳性,提示SLE;如抗RNP/Sm阳性,而抗Sm为阴性,则nRNP阳性,Sm阴性,提示MCTD或SLE;抗RNP/Sm阴性,而抗Sm阳性,则结果不可信。

3.ANA核细颗粒型:靶抗原为SS-A和SS-B。HEp-2细胞为间期细胞核阳性,呈细颗粒样荧光,部分核仁阳性;分裂期细胞浓缩染色体阴性,染色体周围区域颗粒样荧光。猴肝为肝细胞核呈颗粒样荧光;部分核仁阳性,但荧光强度比HEp-2细胞弱,抗体滴度低时,可呈阴性反应(与核粗颗粒型不同)。(1)抗SS-A抗体:最常见于SS,也见于SLE、PBC,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抗SS-A抗体靶抗原有52和60kDa两种,但只有抗60kDa抗体与SS和SLE有关。抗Ro-52抗体特异性很低。抗SS-A抗体在新生儿狼疮中阳性率几乎为%,它可经胎盘传入胎儿并引起炎症反应,还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2)抗SS-B抗体:几乎仅出现在女性患者中(29:1),见于SS(40-95%)及SLE(10-20%)。在SS中,抗SSA和抗SSB几乎总是同时出现。

4.ANA核仁型:靶抗原为PM-Scl和Scl-70。(1)抗PM-Scl抗体:HEp-2细胞为间期细胞核仁阳性;分裂期细胞染色体阴性。猴肝为肝细胞核仁阳性,荧光强度与HEp-2基本一致。可见于重叠综合征(PM、DM及系统性硬化症);(2)抗Scl-70抗体:HEp-2细胞为分裂间期细胞核呈现几乎完全均匀的荧光,核仁荧光加强而且也表现为均匀的荧光,细胞浆不发荧光。分裂期细胞中,仅浓缩染色体边缘出现荧光。弥漫性系统性硬化症25-70%的患者为阳性,局限性硬皮病患者此抗体为阴性。

5.细胞核中的点状荧光:靶抗原为着丝点。抗着丝点抗体在HEp-2细胞上,间期细胞有核中大小、数目、强度均匀的点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有浓缩染色体区域为浓缩的点状荧光。猴肝细胞的细胞核点状荧光,荧光强度弱。对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包括CREST综合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率为80-90%,也建议PBC。

6.抗细胞浆成分自身抗体:分为细胞浆颗粒型(AM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Jo-1抗体)和细胞浆纤维型(抗肌动蛋白、抗波形蛋白、但原肌球蛋白抗体等)。(1)抗Jo-1抗体:HEp-2细胞为间期细胞浆中见颗粒到细块状荧光,有时细胞核也出现细颗粒荧光;分裂期浓缩染色体为阴性,染色体周围区域为致密的细颗粒荧光。猴肝细胞为细胞浆中出现弱的细颗粒荧光。(2)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HEp-2细胞为间期细胞的细胞浆中产生致密的、细颗粒荧光,并有空泡现象,部分核仁阳性;分裂期细胞浓缩染色体阴性;猴肝为由几个肝细胞浆融合形成的岛状荧光。为SLE的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10-40%,诊断SLE敏感性16.3%,特异性%。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受累有关。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两种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不能相互替代,应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7.ANCA:ANCA的靶抗原有10余种:包括蛋白酶3,髓过氧化酶等。先行免疫荧光检查全抗原,再单特异性检测。cANCA主要靶抗原为PR3及BPI、其他未知抗原;pANCA主要靶抗原为MPO及非MPO(乳铁蛋白、溶菌酶、粒细胞特异性弹性蛋白酶、β-葡萄糖醛酸酶、组织蛋白酶G等)。抗BPI抗体即可引起cANCA,也可引起pANCA,其中1/3为cANCA、1/3为pANCA、1/3为阴性。BPI及其他非MPO: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抗MPO抗体通常产生pANCA,少数情况下也可产生cANCA。通过四种基质可进行鉴定区分,如乙醇固定的粒细胞可区分cANCA和pANCA;甲醛固定的粒细胞可区分pANCA中MPO和非MPO,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HEp-2细胞可区分有无ANA;如pANCA+ANA则猴肝血窦粒细胞:增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均为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独家制作,其他







































太原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zyy/667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