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又称动态血压监测,也就是俗称的“背盒子”,即在日常生活状态下,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记录血压波动变化的全过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监测技术,能较客观的反映24h血压的实际水平和波动状况。
动态血压监测整个检查过程无创伤,无辐射,无痛苦,对身体无害,过程简单易配合,无需住院,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同时,动态血压监测也是诊断高血压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
通俗来说,动态血压监测就是患者带一个自动动态血压记录仪,一般是白天每30分钟测量一次,晚上睡眠期间每小时测量一次,监测日常状态下的24小时血压变化,可绘制人体一天的血压波动曲线。
监测一般选左臂(非优势臂)或血压高的一侧,一般白天15-30分钟,晚上30分钟一次。
那测完了我们拿到的动态分析报告单该如何正确解读查看?
第一、时效及数据有效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期间有效血压读数应达到总监测次数的70%以上,即要求每个小时至少有1个血压读数,白天血压的读数≥20个,夜间血压的读数≥7个。监测时间不少于24个小时。
第二、动态血压正常参照上限值:全天24小时</80mmHg,白昼(6:00~22:00)</85mmHg,夜间(22:00~6:00)</70mmHg。
第三、血压负荷:血压读数大于正常值的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百分比。白昼平均值>/90mmHg,夜间平均值>/80mmHg的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比。正常人血压负荷值5%~15%,目前有的学者认为血压负荷值50%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一项指标。
第四、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昼平均值×%。10%~20%:杓型,<10%:非杓型,>20%:超杓型,<0%:反杓型。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采用收缩压。意义:①未服药情况及正常睡眠情况下若呈非杓型或反杓型,可行睡眠监测帮助诊治高血压原因。②制定或调整用药及用药时间。
第五、动态心率:反映患者心脏活动情况。意义:可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第六、动态脉压:全天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评估靶器官的情况。
第七、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找出血压高峰和低谷的时间,结合患者的生活状态及症状寻找其原因,协助诊治继发性高血压及评估靶器官情况,并制定降压方案。
第八、血压晨峰:指清晨6:00~10:00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Hg,
起床后2小时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的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内的平均值)>35mmHg为清晨血压增高。意义:以有效控制血压晨峰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病死率。
第九、趋势图:血压在24h内呈生理的节律性波动,血压昼夜变化多呈双峰一谷的形状。早上06:00~08:00出现第一个高峰,此后血压趋于平稳,下午16:00~18:00出现第二个高峰,夜间2:00~3:00降至最低。针对清晨血压增高者,注意降低清晨血压,减少在这段时间高发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第十、血压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的差异。血压波动性大的高血压患者,其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升高。
当然报告一般情况下是建议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查看的,但是预防大于治疗,所以家中常备一款测量精准,又能达到国家高血压指南要求的动态血压计应该是成为一种普遍的常识。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有人肯定会问:动态血压太贵,不值当,那我们先看看研究结果:研究显示,最保守估算,动态血压监测每投入1元,在未来5~7年内可以节省12元医药费用支出。为什么呢?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提高风险评估的水平;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指导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
可能很多人家里都已经配备了电子血压计,但是目前市面上常规的血压计是无法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家中常备一款测量精准,又能达到国家高血压指南要求的动态血压计应该是成为一种硬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