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听着邻居小王和婆婆又吵起来了,小王的娃已经7个月了,马上就要到了出去工作的时间了,把婆婆接来也是想着能够帮忙照顾着孩子,没想到俩人因为给孩子添加辅食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前几天,小王出差,就让婆婆在家里看着宝宝,一回到家,婆婆就很开心地跟小王说:“你走这几天,宝宝可爱吃饭了,每顿饭吃的很多。”小王寻思着,婆婆是不是做的辅食符合了宝宝的口味,就赶紧跟着学起来,这一学才知道,婆婆在孩子的辅食里面加了盐,小王大怒跟婆婆吵了起来: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吃盐呢?
宝宝才7个月,其实是不需要这么多盐分的,而婆婆觉得孩子的米糊没有味道,所以就想着给孩子加点味,因此就选择了盐,而且老话都说,孩子吃盐才能够长力气。这就是在育儿观念上错误的示范了。
未满周岁,孩子不能够吃盐,吃盐对孩子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
1.增加肾脏的分解功能。其实盐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钠,孩子从小到大需要的钠元素是从少到多的,在未满周岁的时候不需要给孩子添加钠元素,因为孩子的米糊和辅食中都含有钠元素,也就是“隐形盐”,所以家长不需要再给孩子添加盐了。
2.影响孩子的食欲。添加盐之后,孩子可能会因为味道而特别喜欢吃,但是吃多了,孩子就会需要水分,将这些盐排出体外,说喝多了,自然就不饿了,耽误吃饭。
3.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孩子从小吃盐吃得比较多。很容易给孩子埋下高血压的风险,另外对孩子的心血管也是一种冲击。
除了盐,家长还喜欢用下面几种“调味品”,给孩子搅拌到辅食里面:
1.蜂蜜
蜂蜜在大人眼中是个好东西,最起码甜甜的口感比糖要好。但是蜂蜜中的肉毒杆菌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肠胃不适,很容易拉肚子。虽然蜂蜜水对大人的肠胃来说,能够美容养颜,润肠通便,但是对于孩子的肠胃来说是享受不了的。
2.果汁
孩子未满周岁其实不需要额外给孩子补充果汁,并且果汁中的糖分很高,因为在压榨的过程中,很多维生素已经被破坏掉了,糖分大大提成,容易影响孩子的牙齿发育,还会对脾胃的消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过了一周岁,可以尝试给孩子添加果蔬,主要以果泥的形式为主,不建议用果汁的形式。
3.儿童酱油
现在针对儿童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继儿童牛奶之后,儿童酱油、儿童饼干相继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其实这些东西真的适合儿童吗,并不见得,特别是儿童酱油,孩子的辅食是不需要调味料的。
夏季养好娃的脾胃,就一定要给孩子多补充水分。每天早晨起来给孩子冲一杯金棘水,能够调养孩子的脾胃,减轻孩子体内的积食,孩子吃饭香,不爱生病,体质也变得好了。夏季要格外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寒凉的食物,很容易影响脾胃消化。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在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而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